发布日期:2025-03-17 21:46 点击次数:89
公元前299年,齐湣王派孟尝君前往秦国使节,秦昭襄王见状,立即留下孟尝君并任命他为秦国宰相。然而,朝臣们对孟尝君的身份提出异议,认为他是齐人,行事必定偏向齐国,最终秦昭襄王决定罢免孟尝君宰相之职,并将其囚禁故城县股票配资,计划择日处死。
孟尝君感到危机四伏,于是派人向秦昭襄王宠妾求助。宠妾答应出手相救,但有一个条件:她要求孟尝君将一件价值千金的白色狐皮裘送给她。孟尝君心里清楚,这件皮裘正是当初献给秦昭襄王的唯一一件,而且他身边再没有其他皮裘可以提供。
孟尝君能否完成宠妾的要求,从而保全自己的性命呢?大家常说,人性自私,即便曾经得到过帮助,也不一定会感恩回报,更何况是陌生人。面对这一条件,孟尝君并未有任何犹豫,答应了宠妾的要求。
然而,唯一的白色狐皮裘已经献给了秦昭襄王,孟尝君难以再得一件。于是,他召集所有宾客,试图寻求解决办法。问题并不在于宾客们能力不足,而在于孟尝君广交食客,无论出身高低、无论贵贱,甚至包括逃亡的罪犯,他都乐意接纳。孟尝君的好客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门客之王,所有宾客享有同等的待遇。
展开剩余73%一次,孟尝君为宾客设宴,有一位宾客不小心遮住了光源,这让其余宾客产生误解,认为自己的宴席被冷落。愤怒的宾客立刻放下碗筷欲要离去,孟尝君得知后,亲自端上食物,证明并无二致。宾客大为羞愧,竟刎颈自尽以表歉意。孟尝君对宾客的真诚使他们愿意为他赴死,这让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四方,甚至连秦昭襄王也听说了他的贤能。
在泾阳君被派往齐国为人质时,秦昭襄王曾派人劝说孟尝君入秦,然而孟尝君的宾客们都强烈反对。宾客苏代劝孟尝君留在齐国,指秦国虽大,但人生地不熟,一旦离开齐国,便可能永远回不来。孟尝君权衡利弊,决定放弃前往秦国的计划。但当齐湣王再次派他出使秦国时,秦昭襄王以宰相之职邀请,孟尝君难以抗拒诱惑,最终还是赴秦。
在秦国担任宰相后不久,有人向秦昭襄王密报,指孟尝君虽有贤能,但他是齐国宗室,处理政事时必然将齐国利益置前,秦国岂能安危。秦昭襄王听后深感有理,决定将孟尝君拘捕并准备处死。
孟尝君被捕后慌乱无措,他本不擅长治理国家,而是善于结交门客,秦王当初邀请他担任宰相,结果却陷入了困境。孟尝君深感自己在秦国无法依靠人脉,他只能想办法通过秦昭襄王的私欲求得生机。
孟尝君派人向秦昭襄王宠妾求救,宠妾提出的条件让孟尝君陷入了困境。正当他焦头烂额时,一位宾客主动请缨,声称能借用“狗皮”技艺盗取皮裘。于是,他趁夜潜入秦王府,成功将那件狐皮裘盗回。
拿到皮裘后,宠妾巧妙地向秦昭襄王进言,最终秦昭襄王被宠妾所左右,决定放孟尝君一命。孟尝君获释后,立即变名潜逃。秦昭襄王后悔放走孟尝君,派兵追捕,但孟尝君一行人已赶到函谷关。
关卡规定只有黎明时分公鸡鸣叫时才能开门,孟尝君焦急万分。这时,又一名能力不强的宾客站了出来,他能模仿公鸡鸣叫。凭借这一特长,成功让附近的公鸡齐声鸣叫,为孟尝君一行人提供了逃脱机会。
最终,孟尝君依靠两位宾客“鸡鸣狗盗”的特技故城县股票配资,不仅完成了宠妾的要求,还成功逃离了秦国。逃脱后,孟尝君的做法让人更加佩服他招揽门客的眼光和胸怀。
发布于:山东省